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相国义阳郡王李公墓志铭 唐 · 穆员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四
皇唐九叶。
天启元圣。
运并中否。
盖有苗不恭。
舜德于是乎盛。
猃狁孔炽。
周道于是乎兴。
而我相国太保义阳王文武命代。
经纶应期。
柱石将倾。
舟楫未济。
腹心王略。
爪牙天罚。
芟夷大憝。
覆冒生人。
公讳抱真。
字太真
本姓安氏
世为凉州盛族。
高祖修仁
太宗征伐。
益大其家。
宠位本州。
启封申国
曾祖永达。
开府仪同三司左骁卫大将军
祖怀恪。
陈州司马
兵部尚书
考齐管。
赠太子太保
或才光于时。
或道屈于命。
从父兄司徒凉国公抱玉。
肃宗代宗
勋著王室。
锡以天姓。
代宗之初
仆固怀恩怙兵犯顺。
公时再命汾州别驾
随州陷焉。
怀恩雅奇公才。
而惧公之不同。
所以待公与卫公者偕切。
公竟以智勇自脱。
投身京师
上方以怀恩为忧。
不啻于禄山思明之难。
遣公进讨。
公曰。
郭子仪领朔方之众。
人多思之。
怀恩因人之心。
以邀其势。
绐其众曰。
子仪鱼朝恩所戮。
劫而用之。
今若复子仪之位。
可不战而克。
上嘉而纳之。
其后怀恩父子皆败。
朔方有众。
洎西北两蕃。
望子仪而顿伏。
皆如公策。
殿中少监
擢缨清列。
泽盛当时。
卿大夫贤者从之游。
朝论美价。
于斯为重。
大驾幸陕。
欲遂都洛阳
公入陈娄敬子房之说。
且曰。
臣见犬戎今已遁去。
翌日。
长安告至。
如公之言。
代宗器公之才。
将试其用。
诏兼御史中丞充陈郑泽潞节度留后
公以所奉之主。
则从父兄司徒公。
乃深惟大雅明哲之义。
罢请留府。
愿效列郡。
优诏从之。
泽州换覃。
怀二邦之人。
得公失公。
皆如父母。
未几。
复统留府之政。
累加御史中丞左散骑常侍
并领磁邢二州。
增秩加邑。
国之报也。
今上即位
用聪明神武照临不庭。
方叔召虎镇卫四国。
是用授以黄钺。
俾以专征。
而方命之徒。
畏威先举。
田悦以暴兵五万。
寇我东鄙。
邢州
临洺
守将乘城。
如山不拔。
忿志且耻。
既悉索境内。
且乞师于邻。
掘地干云。
壕垒数合。
上绝飞鸟。
下及黄泉。
公躬执钲鼓。
屡挫其锐。
诏命太原节度使侍中马公与公合从。
且曰尽敌。
由是摧坚阵于双冈。
释重围于二城。
歼逆徒于洹水
凡三战三北。
退伏于
窘如囚拘。
逆将朱滔
诱今司徒王公。
范阳恒山之众。
来为援。
公与马公洎偫帅屯于魏桥。
相持卒岁。
无何。
京师朱泚之乱。
銮舆外次。
偫帅失图。
苍黄还师。
惟恐在后。
公徐统士马。
退次洺州
旋奉诏书。
俾勤所职。
于时将卒倦戍久矣。
及其还也。
如川壅而溃。
势不可遏。
公以至诚大义。
发为号令。
俾四郊激勤王之志。
三军忘思归之心。
进师漳河
独压强寇。
先是与公戮力太原朔方盟津洎神策四帅十万之旅。
一朝雨散。
孤军特立。
天下危之。
公忠贯天地。
机先鬼神。
动如雷霆。
峙若山岳。
销难于未眹。
成功于无战。
氛祲四廓。
豺狼坐驯。
上在奉天
躬禹汤勃兴之德。
曰万方有罪。
罪予一人。
发号改元。
与人更始。
公奉扬天泽。
浃于四邻。
增日月之明。
广雷雨之施。
由公而复爵位者。
司徒王公洎魏博青齐三帅
凡三道数十州百万旅。
归于圣理。
公之功也。
朱滔以幽燕劲卒。
獯虏骁骑
将欲横行咸洛。
崛强中原。
辅其兄
窥伺神器。
公以奇谋正义。
间说成德
成德与
重婚姻。
事同艰阻。
与公交锋对垒。
积为敌雠。
乃为国为公。
忿如向。
将欲自竭。
先诚于公。
投我以可疑。
报之以必
公与王公之相见也。
王公旌旆车骑。
亘如长云。
晦日蔽天。
风驱而至。
公以数骑。
径造其前。
王公叱去左右。
跃鞍而下。
交臂号謼。
声闻昊天。
即日两军亿万之师。
悉如兄弟。
公遂入其垒。
授之以画。
明日合势。
大破军于泾城之西。
鼠窜旧巢。
至死不振。
折臂。
偫凶夺魄。
诸将闻风益壮。
踵武献功。
既而妖彗灭。
星躔复。
鲸鲵戮。
海水清。
而振曜灵威。
兴复昌运。
自我而始。
其天启与。
公使将如臂。
使卒如指。
决胜于千里之外者。
则河中拔。
淮夷殄。
分彼成功。
什三四焉。
临洺之解。
工部尚书
洹水之胜。
兵部
魏桥之勤。
右仆射
漳滨之固。
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朱滔之败。
司空
食实封五百户。
贞元初
上有事于上帝列祖。
公得请会朝。
宣室受釐。
明堂布政
对扬丕显。
锡命蕃庶。
方寄股肱而藩屏是切。
方属周召而桓文是赖。
数月。
受命还镇。
公之镇于潞也。
垂三十年。
抚五郡四封之人。
作之医。
作之师。
生成之。
富庶之。
耆老诣阙。
愿刊金石。
诏俾时宰
扬其颂声。
乃者大梁东平
二帅交恶。
佥使上介。
质正于公。
公以天道助顺。
神明与直
裁而辨之。
司徒王公。
以不二心合公一德。
资禀明略。
有如元龟。
议者谓上党之俗。
地狭尚力。
气寒坚冰。
战国武卒之馀也。
故长于步。
冀之北土。
马之所生。
故长于骑。
而公与王公。
天下之杰也。
各因其俗之所长。
以伯诸侯。
呜呼。
使公将步。
王公将骑。
以征四方。
以奖王室。
乱臣贼子。
谁敢萌心。
上天为何。
而降公疾。
愿守谦损。
固辞崇高
请罢三公
拜章七还。
天子重违宗臣之请。
又迫苍生之望。
退授仆射
而安危注意之任。
犹以烦之。
十年六月一日
薨于位。
春秋六十有二。
皇上震悼。
辍朝三日。
所以赠襚之品。
礼极数殚。
中贵护丧。
达于洛泗。
冬十月九日
葬于渑池
祔先君太保之茔。
礼也。
公自生勋门。
幼被儒术。
长览太史公班孟坚书。
服从衡之言。
至于兵法。
尤其天性。
而体乾之刚
利坤之贞。
之仁。
之义。
蹈礼之节。
包乐之和。
是以文昭扶翊。
武著戡清。
行备九德。
政成百度。
忠与勋偕。
业与时并。
兵符相印。
与身终始。
开国传家。
与国无穷。
盛矣哉。
公再娶于郑。
华宗令德。
其偶如一。
前夫人荥阳郡夫人
洛阳伋之子也。
不幸早世。
后夫人国夫人
洛州壶关巩之子也。
昔以贤辅贵。
今以哀报荣。
既大公门。
且肥公室。
初公之弃三军也。
嗣子前殿中侍御史缄。
为堕泪所迫。
俾嗣公位。
缄曰。
为先人之嗣者。
苟生非忠。
冒死非孝。
深惟自免之计。
既而忠孝全焉。
次子幼成
季子幼清。
次女适清河崔宏
雅有干父裕母之美。
长女幼女。
并从西方之教。
各得其旨。
缄等以公成功盛德。
列于史策。
流于歌颂。
传于故老之口。
巍巍乎其不朽矣。
若丘壑迁化。
岁序超忽。
则贞石是赖。
不可以不识焉。
爰假菲词。
俾铺元壤。
铭曰。
阴阳成岁。
百物以生。
圣贤抚运。
天下以平。
神武嗣统。
朝阳启明。
照临万邦。
震曜不庭。
蠢彼昏迷。
乃命徂征。
风行主化。
雷动天声。
靡守不固。
何攻不倾。
狺狺豺武。
率驯忠真。
茫茫氛祲。
于变廓清。
入觐于王。
惟周之桢。
帝念藩翰
复我长城。
宜锡难老。
以主夏盟。
奈何昊穹。
天椓壮龄。
善积存没。
报穷哀荣。
勒勋王府。
遗业生灵。
归我真宅。
封山表茔。
永闭泉户。
与天壤并。
尊胜幢记 唐 · 穆员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三
我生同气者七人。
先五后二。
兄姊弟妹半之。
不吊天降割于我。
今年春夏。
次妹安国寺大德尼伯姊前乌程宏农杨夫人逾月继酷。
先是两兄郴州刺史赞前右补阙连州司马质从官于远。
员洎弟妹前监察御史河东裴某妻。
痛支体一断。
终天不续。
乃相与鬻衣庀直。
揭兹灵幢。
愿得轻风微尘。
洎日月度影之所及也。
深兹至念。
惨与之俱。
然则巍巍永永。
斯乎风土日月。
相无极焉。
是幢也。
实表安国之塔伯姊之隧。
贞元六年秋七月七日
侍御史穆员记。
东都龙兴寺镇国般舟道场均上人功德记 唐 · 穆员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三
按经文。
我以神力供养。
不如以身供养。
故曰若能燃手指乃至足指者。
是名第一之施。
盖菩萨之行也。
今我上人以两臂为炉。
爇香千度。
用夫苾刍萧之义。
以简万望。
夫以百福庄严之重。
千度焚烧之苦。
与夫一指之功。
不为多乎。
又刺体之血。
以严经像。
若素为涂。
若绘为䌽。
若写为墨。
凡成就阿弥陀佛一躯。
观音势至二善二菩萨各二事。
经千卷。
经以皮为纸。
以血为墨。
书写经戒。
亦菩萨之行也。
曷若加之图像。
三十二相。
八十种好。
尽取诸身乎。
上人姓王氏。
东周河南人
七岁丧所恃。
十一丧所怙。
童蒙孤子。
无兄弟之亲。
自毁其生。
用集封树。
己而叹立身扬名。
无逮既往。
乃发大宏誓。
以报罔极。
大历五年
始居龙兴寺镇国般舟道场。
尔来足不踰阈者垂三十载。
其为业也。
形不住心。
夜不息昼。
外不舍百刻之一。
中不迁万化之二。
劳其形与天健。
精其志与日新。
蹈极乐于自竭之操。
前后以一月有一旬。
旬有九日为一息者。
不记百数。
其愿以本尊本。
以愿为愿。
其病以众生之病为我病。
我生未已。
我病曷袪。
我病未袪。
我愿曷已。
然则大慈大悲之誓竟。
我愿云竟。
无边生生之苦尽。
我病云尽。
我生有灭。
我愿与生生俱生。
我形或劳。
我心与极乐无极。
巍巍乎可思量哉。
员太夫人河东郡太夫人
性合真如。
业通禅寂。
尝谓学者千万。
达者二三。
苟未至于心离有无。
迹超生灭。
则苦行为难为。
至诚格诸天。
念向偫望。
亦足使见闻耸善。
远迩归心。
况乎嗤嗤回向之徒。
闻道甚稀。
睹相且众。
则上人所以持本教。
济众生。
与夫禅门诸祖。
迭为舟梁。
可无愧矣。
又惧夫物之尤者。
见异于类。
行之殊者。
或疑于常。
申命小子。
以纪精苦之能。
所以题之于此。
贞元十年五月二十五日
侍御史河南穆员记。
河南少尹裴公墓志铭 唐 · 穆员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四
唐贞元八年冬十月二十有八日。前河南少尹裴公讳济庄时春秋五十卒于京师靖安里之旅舍。
明年夏四月朔。葬于绛州闻喜县之故原。
从先公居。礼也。
高祖怀节。皇朝洛州刺史
太府少卿昭。昭生蔡州刺史刚。
刚生扶风郡雍县据。公则雍县府君之长子也。
生而颍秀。长而博辩。
质如琼枝。文如春林。
尤长记诵之学。酷重许与之。
耳目一历。辄在心口。
意气相合。坐遗形骸。
天宝末学优艺全。方登俊造之贡。
俄属国难家疚。崎岖险难。
以丧往事居之孝。称于所至。
服阕。襄阳节度使来瑱襄州参军事
属有势胜而理负与人争官者。州府畏之。
公时摄功曹掾。守文与直
不为之挠。嘉其所执。
升之宾介。有疑焉。
辄以咨之。他日。
自相位获谴。已而伏诛。
凡百门吏。逃难解散。
公与陈郡殷亮。始冒危于保卫。
终毁家于葬丧。君子难之。
司徒李公勉聆公之节。辟以为属。
江西入尹京兆。洎节制广滑汴三府。
公明可折狱。利可拨繁。
权可赡给。清可澄察。
而武可临戎。官历金吾掾万年尉三御史二尚书郎以至于御史中丞
职更推官度支观察判官以至于行军司马。公之奉李公也。
若体从心。李公之任公也。
若素受采。李公制用。
公为利器。李公翱翔。
公为羽翼。厥后李公罢镇。
河南少尹。故孜孜励精。
贰前后之政与我同志者。必以吴公李膺之名归之。
其有所执赖于周人者非一。贞元五年
受代来朝上京。燕息衡门。
咏歌卒岁。以俟道长。
末如命何。初公之在滑也。
方属两河之惊。不敢以非疾之忧。
贻于高堂。坚请退閒。
亦既终养。其在汴也。
二千石结根贵幸。怙宠傲慢。
收小惠于下。隳大计于上。
公数其不供之咎。请以去之。
言而未行。拂衣自免。
未几。彼果颠覆。
李公于是厚礼还公。且有中军中宪之授。
盖进退终始。不违于道。
多此类也。母弟澄。
检校膳部郎中大理司直。泾。
颍州刺史。少失先府君之教。
入学入仕。为郎为邦。
皆公之训诱也。夫人陇西县李氏。
太子宾客翼之子。有淑媛之美。
成公之家。事公姑。
之孝闻焉。奉叔
公之友闻焉。其辅佐之力。
由中及外者。出处闻焉。
今也髽首泣血。自雍及绛。
一号千里。行者悲之。
子曰铤。弱而有立。
毁过成人。谓平生交亲。
见托为志。其文曰。
猗欤裴公。昭朗直清。
哭来发迹。和李腾声。
处则全养。出能保贞。
蒸蒸穆穆。为子为孙。
夭阏遐志。摧颓壮龄。
哀哉哲妇。为代之程。
唐仲友第四状1182年8月8日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四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台州市
〔贴黄〕奏为续根究知台州唐仲友不法事件,及藏匿伪造官会人蒋辉实迹,乞付外照勘,伏候圣旨。
仲友所印《四子》,曾送一本与臣,臣不合收受,已行估计价值,还纳本州军资库讫。
但其所印,几是一千来本,不知将作何用,伏乞圣察。
奏状内第十四项,系藏匿伪作官会人蒋辉,诈妄行移首尾情节,伏乞圣慈详赐省览。
此项系仲友舍匿死罪亡命奸人蒋辉,诈妄行移首尾情节,乞赐详览,即知仲友所犯,非独赃私小过而已。
伏乞圣照。
臣窃见仲友本贯婺州,近为侍御史论荐,又其交党有是近臣亲属者,致臣三奏,跨涉两旬,未奉进止。
深虑本人狡猾,别有计会,兼恐所司观望,或致灭裂,切乞圣明照察,严赐戒敕施行。
具位臣朱熹:臣因巡历至台州,见唐仲友委有不公不法事件,已于前月二十七日具录奏闻,仍将一行干连人送绍兴府根勘。
乞诏有司毋得观望,严赐根究,依法施行,以为郡守贪残之戒。
臣连日又据人户陈诉仲友不法事件,略行审究,有旋行供到情实数条。
及本州公库簿历虽为仲友收藏,追索不出,今据监库官司理王之纯旋寻检到仲友拘收不尽草簿,干照年月,亦不接续,遂令库子叶志具出仲友有非法支用数目已多。
及据宜人赵氏状诉,故夫郑槐昨任江东提刑日,曾按劾仲友罪状,后来寄居台州仲友到任,怀恨不已,不支俸钱,百端凌辱,以致饮气身死。
仍缴到当时劾章内事件,亦是多遣军兵,远出禁地,以捉酒为名,掠其所有财物,抑勒人户输纳十年亏欠和买役钱,拘占民船,抑载官纲,至有子告母奸,弟诉兄滥,取受关节,著意究治,种种无状事迹,一切不异于今日之所为。
足以见其贪纵刻薄本于天资,而长恶不悛,日增月益,以至于今,遂肆然为无所忌惮之意,上欺君,下虐民,而专以陛下所付千里刑赏之柄为立威取货、娱悦妇人之具。
臣前所奏虽已略陈其大端,今既得其实状,请摭其一二,冒死奏闻,以质前言之非妄。
欲望圣慈略赐省览,降付所委推勘官司照应,催促疾速勘结,毋得少有观望,庶几可以少摅千里神人郁积之愤。
惟是言语媟渎,非所宜道于君父之前,臣不胜大惧。
伏惟陛下哀怜裁赦,须至奏闻者。
一、据库子叶志等供草簿内,仲友于公库支钱二万八千六百一十六贯六百八十二文,送惠与人。
内一千四百八十二贯二百六十三文送妻兄,及与第二儿妇之父何知县、何教授、何宣教兄弟,系淳熙八年二月淳熙九年四月簿内支破。
一、据叶志等供草簿内,仲友以官钱开《荀》、《扬》、《文中子》、《韩文》四书,即不见得尽馈送是何官员。
一、据叶志等供草簿内,仲友以公库钱六百九十九贯五十二文买暗花罗等,与弟子严蕊等制造衣服,其严蕊等亦已供招件数在案分明。
一、人户张见等状诉,仲友与弟子行首严蕊情涉,交通关节,及放令归去。
今据通判申,于黄岩县郑奭家追到严蕊,据供,每遇仲友筵会,严蕊进入宅堂,因此密熟,出入无间,上下合干人并无阻节。
今年二月二十六日宴会夜深仲友因与严蕊踰滥,欲行落籍,遣归婺州永康县亲戚家,说与严蕊,「如在彼处不好,却来投奔我」。
至五月十六日筵会,仲友亲戚高宣教撰曲一首,名《卜算子》,后一段云:「去又如何去?
住又如何住?
但得山花插满头,休问奴归处」。
五月十七日仲友贺转官燕会,用弟子祗应,仲友复与严蕊踰滥。
仲友严蕊逐便,「且归黄岩住下,来投奔我」,遂得放令逐便。
严蕊缘与仲友密熟,有兄周召充黄岩县栏头,因被监官何承节窘拾行打,知得妹严蕊出入宅堂,凡事喜美信据,遂托严蕊写信,令人力计会传达仲友,乞辞退栏头等事。
仲友遂作访闻,追上何承节并周召等六名,于七月二十一日赴州出头,押下当直司供责。
仲友作周召不供何承节事情为由,当厅免断,差陈敦押下县放罢。
其何承节等至今知在,未曾结绝。
严蕊又供,据临海县贴司徐新等,因差在城外三路及在城总店卖酒不行,并是陪钱送纳,见经本县陈状,备申本州,乞免卖酒。
严蕊钱一百贯文省,托嘱仲友免卖。
徐新先将银盏七只付严蕊作当,候得判免,备钱收取。
严蕊将银盏三只就庙弄丁官人家典钱一十二贯足用过,后仲友与免总店卖酒。
徐新令人力将钱三十贯文足,系严蕊同母收受,付还银盏四只,却将三只典贴与徐新,自备本利钱取赎。
通计受过钱四十二贯二百四十文足。
严蕊及弟子朱妙入宅打嘱仲友,免断杨准藏伉弟子张百二事,许钱一百贯文,并受过青纱冷衫段、水线鱼鲞等,供责是实。
一、据弟子行首王静供,元系长行弟子,每遇祗应筵会,多在宅堂出入无间。
今年三月内,因公筵劝酒,遂与仲友男十八宣教踰滥,自后往来不绝。
五月二十一日,十八宣教借马三疋与王静、严、沈玉乘骑,仍将官会五道与王静支散马下人。
至二十三日,行首严蕊落籍,是王静嘱十八宣教禀覆仲友补充行首,仍是十八宣教将官会五十贯文与王静支分使用,并送毛段一丈四尺。
及曾将莲花纱一疋、扇子一柄、曲二十册,系学院子金琏送与王静作人事。
至六月十八日王静移过庙弄严蕊旧屋居住,节次是十八宣教到家宿卧,至四更回州
因此外人得知,多有犯事人托王静关节,说与十八宣教,得钱使用,供责是实。
一、据道士李冲虚供,本房道童丁希言,兄丁全充院虞候仲友遣往宁海县追散乐弟子王丑奴、张百二入州祗应。
内张百二不到,将丁全枷送州院根勘取受,结案断配。
先凭冲虚告覆十八宣教,后再托弟子王静关节。
王静供,丁全凭邓十二付官会三十贯文,托王静入宅打嘱十八宣教
除学院子金琏并韩百九抽退官会六贯文外,王静得官会二十四贯文,还得从轻作杖一百,勒罢科断,供责是实。
一、妇人李六娘状诉,仲友非理追勘与道士永昌有情涉,弟子王静同弟子鲍双与李六娘入宅打嘱仲友长男十八宣教
今据王静供,写批与十八宣教仲友
又蒙将李六娘封案,王静受过钱二十贯文省,鲍双受银盏四只,钱十一贯文足,推司萧明受银盏二只。
已追索银盏六只,寄收州库讫。
六月内,书表司丁志、学院子金琏到王静家,言说有相知董承信妻李氏与应杨犯奸公事,送司理院结绝。
今逐人在外和会,欲得免断,许王静钱一百贯文。
王静写批嘱托十八宣教,后蒙杖罪赎铜。
兵士谢荣欲差充学院子,许王静钱五贯文嘱托十八宣教
王五七嘱托王静,称姊夫左永因事送当直司结案,许王静官会十一贯文,将金裹钗二只作当。
王静并与嘱托十八宣教,供责是实。
一、人户状,缴到仲友长男十八宣教亲书写批子与弟子王静,打嘱周士衡理分公事,与钱五十贯,收下质库,批当分明。
已据王静供,系朱十九助教相托,王静委曾入宅计嘱。
上件批子系仲友长男令金通引送与王静,供责是实。
一、据弟子王静供,仲友侄三六宣教同十八宣教王静家饮酒,及与弟子沈玉情涉。
沈玉供,三六宣教先与弟子林莹、散乐弟子刘丑踰滥,今年五月内,因宴会,方与三六宣教踰滥,自后往来不绝。
五月二十一日,三六宣教借马与乘骑,得钱五贯文,与直马人支分。
缘此多有犯事人托打嘱关节,得钱使用。
五月内,贴司王敦仁得会子一十道,嘱托仲友,蒙给贴补充帐司人吏。
并鲍卜妻许钱二十贯文、说与三六宣教,嘱托仲友刺军。
并三六宣教令学院子姓董人送真红纱一匹、白莲花纱一匹、青扇一柄、曲二十册与沈玉作人事,供责是实。
一、铁匠作头林明投白纸,令当厅供,系本州差在教场内打造军器
仲友私打造衣甲二副,汤瓶三十三只,鍮石头盔二副,并系官中铁炭工力。
仲友收受入己,曾支食钱三贯文、酒六瓶作送到犒设。
仲友男亦曾令私打竹节铁鞭一条,监造官林路分亦各私造铁甲头盔一副,汤瓶十二只,杂物五十馀件,箭三百只。
并差待缺官邢判院同监造,亦私自造刀、斧、箭、交椅,数目已多。
又怒林明不与依数打造,凡九次断决小杖。
路分曾遣兵士张显入行衙计嘱林明,据林明、张供责是实。
一、仲友有婺州邻人周四,本名花康成,会放烟火,妻能下棋。
仲友招来,每有宴会,以烟火撮药为名,支给钱酒。
仍是仲友令男十八宣教令兵士刘德等与放单本索子,于诸司公吏仓场库务及临海县县官、厅吏、弓手、牙人等率歛钱物。
康成日逐出入,阿刘入宅无间,上下观望,从此有犯事人托打关节。
据花康成供,仲友筵会凡三十二次,使放烟火、下棋,共支官库钱一百三贯文,并酒二百一十七瓶,计价钱四十三贯二百九十文足。
并率歛索子钱,得钱三百贯文。
并曾为威果兵士祝信犯酒,送当直司寄禁。
司理院抑勘行打管营,结案该配,将官会二十五道托虞候陈长送与唐十八宣教,得免罪名。
并吴信供,母阿朱并吴益与邻人李念一交争,投厢解州,送当直司,却追出在室两妹吴六娘、吴九娘枷禁勘奸。
承行人林木要钱一百贯打关节,吴信将金钗一只、金裹钗三只、银盏三只作当,方得将母弟、两妹各勘杖八十。
内二妹封案,吴信将钱三十贯七十陌付林木,曾先托花康成、阿刘。
康成受人吏陆侃引领宁海县朱秀理库本钱事,将银子计钱一百贯,并马一匹,连鞍直钱一百贯,与仲友侄三六宣教收受入己。
朱秀将官会十五道与花康成,又五十道与陆侃。
松门寨兵士谢兴不伏差使解州康成取钱三贯,嘱托十八宣教说与仲友,将谢兴止押下本寨交管。
康成取受院虞候钱三贯文,嘱托十八宣教,差往天台县催税。
康成受弟子何官会一十贯,嘱托令妹抵替回县。
康成东阳县陈客官会五贯文,嘱托仲友侄三六宣教,令案吏出引,监索人头少欠纱钱。
康成取受仙居县公人王富官会一十贯,计嘱十八宣教,说与仲友,放令回县免罢,各供责是实。
一、据城下天庆观道士元善供,与陈百一娘有奸,事发,送州院禁勘结录,下法司检断,决脊杖十三还俗。
曹县打嘱仲友,至今不曾科断。
见令元善起建盖竹洞屋宇,曹县受本人丹砂二百馀粒。
黄士龙承信郎黄复妻互行通奸,送司理院根勘,欲具情犯申尚书省
仲友亲兄慈溪宰关节,便行放出,供责是实。
一、据本州通判备应世荣家状,解到仲友亲戚高宣教绵五笼,并人力张四等二名,遂送司理,根问来历。
司理院申,已申州,牒兵官追捉高宣教,缘本人藏闪宅堂,卒未出获。
及备据夏税场专拣张元亨等供,七月十二日,是本场专知陆侃家人陆允称,知州宅高宣教有绵四百屯,作空钞使印,候亲戚曹县上场交秤。
提举出巡到州,未曾交纳,寄留应世荣家。
今秤计二十七贯八百四十文重,并系下等不中粉药绵,每两市价直钱一百文。
若纳官将钞出卖,每两得钱三百文,共合得钱□百三十五贯二百文。
张元亨看验,其绵不曾经官投税,其四百屯又合纳勘合头钱一百六贯七十文。
虽系孙澄于钞面使交钱印讫,即未见赍钱入库。
及根问高宣教买绵钱,据公库合干人陆斌等供,五月二十三日仲友令于公库支钱一千贯付什物库手分陆侃收买接官绢,更不曾收附什物库历,径付仲友亲戚高宣教将去。
高宣教止于七月初一日买到轻怯大绢一百十八匹,高价估钱入库,计四百九十贯九百六十五文省,尽将变染作从物使用。
其馀钱五百馀贯,即未见买到物件。
又据李冲虚状陈首,高宣教寄下罗一十匹、纱五匹。
及据百姓夏松状首高宣教寄下罗一十匹,纱一十匹。
又据开店百姓蒋三乙状首,高宣教寄下纱一十匹。
及弟子严蕊供,高宣教与弟子行首张婵曾在书院踰滥,其高宣教见事发觉,隐避宅堂,不伏出官,供责是实。
一、据丁志供,本州有开字匠蒋念七,名辉,系婺州人事,因伪造假会,断配台州
蒙本州拘入书院,同陈显开文字。
婺州差人缉捉蒋辉,为伪造官会,知州令蒋辉家属具状,经州陈论,婺州差来人打折蒋辉手骨,将差来公人送下州院禁勘,勒令招伏,放令公人回归婺州,自后令蒋辉在宅躲闪宿食事。
臣遂索本州元行遣婺州追蒋辉公案,见得婺州义乌县差弓手刘兴、贴司刘仪带亲弟刘保及楼二赍县牒并申状,前来台州临海县兵马司投下,勾追蒋辉,照勘见禁黄念五等伪造官会公事。
刘兴等恐蒋辉逃走,先捉下蒋辉,方敢投公文。
被蒋辉同伴周安先覆仲友,令同蒋辉妄论被刘兴等打损伤骨,仍令医人徐浩妄作验状,称肩并背脊、胁、脚、手并皆打损,及伤骨蹉跌。
仍令蒋辉男亚德具状称被打伤重,人命难保。
仲友妄作差赵成忠抄劄口词,虚立一重案卷,却差狱子朱先追义乌县差来人刘兴等,枷项收禁,逼作打损蒋辉,传铺押回本县。
仍将临海县同追弓手金信、张皋断罪勒罢,妄作将蒋辉用药医治,牢固知管
却又作去年九月二十九日,差兵士王张押蒋辉前去婺州义乌县交管,其蒋辉即不曾发遣。
又诈作王张逃走,并系假作行遣。
义乌县申提刑司转运司婺州回牒到本州催追,并不发遣,止作根捉王张将带家属逃走,不见回报。
臣昨令本州通判勾追,乃就州治后门捉到蒋辉。
据供,淳熙四年广德军伪造会子四百五十道,在临安府事发,断配台州
至淳熙七年十二月十四日,同黄念五在婺州苏溪楼大郎家开伪印六颗,并写官押及开会子出相人物,造得会子九百道,与黄念五等分受,于去年二月初回归。
八月十二日婺州义乌县弓手前来追捉,躲闪在府衙中藏隐是实。
臣照对蒋念七既伪造会子发觉,乃是死罪亡命之人。
婺州义乌县前来追捉,仲友差人夺回,却妄作打损,收留医治,仍假作兵士姓名,管押发遣逃走,藏匿州治。
不知仲友身为郡守,乃敢蓄养此辈亡命造币奸人,意欲何为?
其蒋辉臣已押送绍兴府司理院,欲望圣慈特赐指挥,严加鞫治,必得其情。
一、据婺州东阳周大雅并许与供,于六月二十三日前来参谒仲友,在王八家安歇。
周大雅送皱纱二匹,许与送金条纱二匹,与仲友作人事。
仲友差学院子李锡、兵士叶旺当直,时复出入州衙书院。
六月二十九日,同仲友男十八宣教并侄三六宣教王静家饮酒,因外人嘱托关节。
七月内,有狱子陈敦许钱二十文,嘱托十八宣教出引往黄岩县追人,及受外县弟子许韵等五名钱一百文,放归本县。
李锡许钱二十文,嘱托亲情俞安败酒事。
李锡又许钱四十文,托刺厢军二名。
冯显因事被禁在狱,冯显母许钱一十文,及将钱二百五十文凭手分马澄就官库打供筵酒一十瓶,往弟子施韵家饮吃踰滥,供责是实。
一、据王定状诉,书表司丁志抄写假会,系蒋辉雕造。
仙居县张应龙状论丁志取过见钱,已行下本州,令将丁志送司理院禁勘。
缘蒋辉先已发遣往绍兴府取勘,丁志隐讳,未伏供招。
旋据承认,去年十二月,因张应龙载糯谷二十石过浮桥捉住,系黄勉嘱托丁志取受张应龙钱六十文九十六陌,丁志告覆仲友,遂得疏放。
丁志又曾同学院子叶薷等五人并擦浴兵士打嘱十八宣教,刺打甲军兵一十名,蒙送路分厅保明。
内吴信招到九名,丁志招到徐明一名,得刺军关节钱二十文九十六陌。
衙前甘渊许丁志官会二十,讨差充军资库专知,供责是实。
一、据朱绰然供,五月内,同张将仕、韩天与往弟子许韵家饮酒,与石提辖交争,追送当直司招伏。
仲友勘罪,朱绰然凭表兄方礼将官会三十文托僧义玗过送与十八宣教,并将官会五十文托手分陆侃送与高宣教,得免断赎铜。
十八宣教又受道士李冲虚旧琴一面,供责是实。
一、仲友非法科罚人户,追纳赃赏钱,致令小民监系日久,无可送纳。
遂追到财赋司人吏郭起、张谔、邓庄,截日终,具到有周念五等一百七十六户未纳酒曲赏钱一千五百八十二五百六十二文,有王十二等一百三十六户未纳杂色赃钱四千五百四十七四百九十九文,有诸军等一百八十六户未纳赎铜钱一百三十六二百三十文。
正此歉岁,委是不应监纳,已具单名并出榜市曹,尽行除放。
如官吏辄敢仍旧催索,别容按劾闻奏。
一、仲友身为郡守,当此歉岁,不能存恤饥民,乃促限催税,以宁海县押录林仅拘催夏税迟慢,断配本州牢城,致得本县人户流移,至今不绝。
臣已于前奏具述。
又据本州通判赵善伋申,据本州阿郑状诉,夫邵文系院虞候今年正月抱患请假在家。
押番潘寅差院虞候林益龙泉县追会公事,因贩私盐走闪。
本州更不受理取覆,在假被开拆司人吏应褒、什物库陆侃执覆知府雷例,配本州牢城不当。
检照并无论诉,委是罗织罪名,本州已给据付邵文改正讫。
又据妇人阿王状,男卢宗系崇节指挥兵士,六月内,因与兵士张立作闹,妄经三务陈首,到家捉酒,决脊杖二十,断配严州不当。
王经提刑行衙番理,被本州将孙卢杲又作受过仙居县典石端三十文,决脊杖十五,配本州牢城不当。
臣遂送本州两通判根究,据申追人吏萧籀等供招,委是元断不当。
看详卢宗、卢杲,据干连人供證,委无过犯,彊勒供招,遂致决配,情实无辜。
本州已改正,出给公据,付卢宗、卢杲照證着役。
仍移文严州放还卢宗。
又据临海县长乐乡人户沈三四、王细九、张四八状,各住乡下地名迹村江次,取州五十来里,即非禁地内人户。
七月初九日,蓦有船三只,系酒务脚子杨荣等,到家捉酒。
沈三四等为天旱,雇觅人工车水,虽有些少白酒吃用,即不曾将出沽卖。
即被捉押,及将各家衣物搬去,拷打抑令供认罚钱三百八十
缘无从出,被酒务专匠林椿、陈明等妄作沈三四等在州界内卖酒,本州并从徒罪断遣,监纳赃钱。
无可送纳,乞行根究。
臣遂送本州通判赵善伋根究施行。
据申,唤到酒匠林椿脚子杨荣供,本务以课利沽卖迟细,本州日拘纳钱三百二十文。
缘天气亢旱,禾稻失收,细民阙食,遂致发卖酒货不行。
缘本州拘定额钱,稍或违欠,官吏得罪,不免于在城遣贩私酒之家搜捉,罚令纳钱,补趁课利。
本务探问有沈三四等家在禁界外,逐人薄有家产,当用工车戽田亩之时,须有造下酒货。
林椿同专知陈明前去捉获,勒令逐人罚钱,以助课利。
不纳解州,作徒罪科断,追犯酒赏钱。
本州通判赵善伋点对,委是于州界外捉酒骚扰,已从徒罪断遣,目今尚行监系,追纳赏钱。
当此荒旱,百姓不得安业,已将陈明等从杖一百科断,内陈明勒罢。
又据临海县义城乡柯焕状,因今年正月内争分,被伯敦义计会开拆司人吏林木传状入宅堂签押,诬告焕令人力吴五七等行打女使及伯敦义。
被冒役推司萧籀迎逢判府私意,枷絣拷讯,勒令供招。
改送司理院勘结,将焕及母阿童各断徒刑,情实枉屈,乞行根勘事。
臣遂送本州主管官根究,依法施行未到。
今访闻柯敦义与柯焕父寿祺系亲兄弟,已曾分户年深。
缘柯敦义自行废荡,复诬赖弟寿祺物产。
本州取受关节,不与理断。
柯寿祺省部漕司陈诉,仲友怒其番理,缘柯寿祺未归,故将其妻阿童并男柯焕非理锻炼,并科断徒罪,阖郡之人莫不怜之。
仲友在本州二年,凡非理窘拾人户,用刑轻重,尽出私意,并不遵守法令,不法不公,莫此为甚,闻者莫不切齿。
一、据本州通判赵善伋申,七月二十八日,据诸指挥众军等状,自淳熙八年十月二十四日二十五日至目今,支散五指挥军兵糙白米,每名被专斗就廒里各减退八升,以致军人缺少口食,无处告诉,不知上件减退米归著去处。
今来日下支散八月众军冬衣,闻得街巷皆言,本州尽将纳到堪好夏税绵绢担扛前去婺州,换到粗绵纰绢,各家老小委是狼狈。
重念众军等如有些小情犯到州,尽被款司将本身家粮全分开阁,以致老小缺食,难以存活,乞备申施行。
臣已牒两通判根究,严行止约,不得作弊。
右,谨录奏闻,伏候敕旨(《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一九。又见《朱子奏议》卷九,《古今图书集成》铨衡典卷九四。)
败:底本原注疑当作「贩」。
仓部郎中王公墓志铭元符三年七月 北宋 · 毕仲游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五、《西台集》卷一三
元丰二年四月,河大决澶州濮阳,北流注于海。
宝文阁待制吴居易方在都水使者,议欲汇为东流堤故道而复之,人多言其非是。
而直居易者亦众,故东流、北流之辨累岁不决。
是时故朝奉大夫王公茂之都水丞,上言:「传称鲧障洪水,而河北有鲧堤,则是堤而障之,与水争道者鲧也。
《书》称『禹随山浚川』,而孟子称『禹疏九河,决汝、汉,排淮、泗,瀹济、漯』,而无一言及于堤障者,禹是也。
今折大河之势而回之,则积刍茭,科人力,筑堤以居,与水争道,小淤则小增其堤,大淤则大增其堤。
水非徒行于地上也,而又行堤上,则终不免决溢之患。
愿因水之行善导之,酾二渠,疏孙口,凿狼村,塞窦潫,以顺水之性,无与水争道」。
书再上,各数百言。
下之有司,不省,后竟堤其河而回之。
至元符中,河卒决内黄北去,泛滥十馀郡,朝廷治主回河议者之罪,而有司反置公名于主议者中,曰:「是不切事情,论北而意欲东也」。
罢公所居仓部郎中职事。
或谓公宜辨,公曰:「我言在也,可求,不必辨」。
及公之亡,葬且有日,其孤师觉持公上言之遗藁与宣德郎王叔堪状,抵公同年进士毕某,泣血再拜而求为铭。
余固以辞不获,又视公之遗藁良信,因杂取叔堪所载而铭之。
盖公自瀛州防禦推官,五迁至朝散郎,赐五品服,又两迁至朝奉大夫致仕。
商州洛县主簿,知同州冯翊县,监同州阜民钱监,权京兆府观察推官,知孟州汜水县事,知南外丞公事,行都水监丞夔州路转运判官提举利州常平等事,权知兖州,守尚书仓部员外郎,迁郎中,积勋至骑都尉
曾大父讳某,为起居郎,赠吏部侍郎
大父讳元一,为职方员外郎,赠刑部郎中
父讳规,为晋州冀氏县,赠朝请大夫
公以元符三年四月十有三日卒于京师,以其年七月二十日葬公于河南府洛阳县金谷乡金谷原上。
铭曰:
王氏居孟,徙家河清。
者谁,大夫公名。
公在场屋,当先众鸣。
决科如掇,益振厥声。
试吏洛南,摄商
公田所入,车数十乘。
睨而返之,归若悬磬。
其在京兆从事以时。
陈囚三人,谓死不疑。
公犹恳请,谳而生之。
既生其囚,复念厥士。
有劳靡论,但救其死。
李、冯二猾,并暴汜水
公往为县,猾不少止。
李敢大言,我实唐裔。
公曰欺余,创其非是。
并冯治之,屏不出气。
元祐己巳,公始奉使
南外丞,河汹不制。
公趣原武,拿舟夜济。
奋以居前,人恐如缀。
有子共行,旁立不避。
公曰归哉,我乃王事。
从决濮阳,遂徙北去。
或曰堤之,可使东骛。
公实有言,筑堤而处,岂不遽回,后艰孰禦?
公言不售,更使剑外。
岁饥嗷嗷,民靡所戾。
公先下贫,以及一切。
廪而蠲之,否则吾罪。
既言而行,公遂还矣。
东鲁岩岩,其政甚美。
考公旧言,入朝为郎。
为郎三载,河决内黄
谓公议北,厥意不臧。
遂去郎位,匹马两童。
不趋而跌,固义之中。
或俾公辨,公曰何哉?
得之匪求,失亦自来。
虽有诏之,吾口不开。
入莫与直,谓天或假。
所宜百年,以永居下。
胡以啬之,一疾而谢。
公配张氏,继者二室。
曰江曰贾,皆祚大邑
有六男子,足侈公后。
希道、师觉,居长而茂。
女实半之,厥孙则倍。
六十有六,中寿之次。
知公有人,匪时之宗。
潞公太师丞相汲公。
凡厥高位,我引我庸。
欲行而柅,以放于终。
伊洛之北,有原隆隆。
有水瀰瀰,有山崇崇。
窆而铭之,以谂无穷。
与唐常卿书(二)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七八、《铁庵集》卷一七
中都三年,所见爱国之士有矣,而忠赤愤激、义形于色,未有如明公之甚者,吾国有人矣。
既而闻拥节大江之东,以福八郡之民;
将二年又移镇交广之东,以福十四郡之民。
与其圆枘方凿捍格于其中,孰若扬镳建纛从容于其外?
然江则幸矣,而距朝稍远;
广又幸矣,如远益甚何?
盖言事官之不得职者三十馀年,上亲政初,洪舜俞、王去非首振之
端平末嘉熙初几歇矣,明公大振之,如子方庭质潞公,林夫面责介甫,亦家风然也。
他人皆以迁改或留或去,惟公以本来面目行,于是唐察院之名满天下。
南人久不识贤帅,今公与直翁徐丈皆收歛霜雪,融为春风,分殿东西,可谓岭外一时之盛。
然局面至急,而位置大贤如此,何重外轻内太甚?
南顾忧宽,上思直臣入闻国政,则又有光于质肃矣。
某中间亦预选择之数,为日浅,出语轻,既他徙犹不改。
逐归两年,其为世所恶固宜。
而近闻有通庙堂者,谓开边者固可罪,言厚伦者亦未切,合以同科。
冤哉!
公行遂得君,有以明小臣之心,则死且无憾矣。
倪寺丞(五)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八○、《铁庵集》卷一八
某之朋友前天富北监黄愚孙字希贤,乡佳士也。
在盐监日,越之诸司争罗致之,小状及格外,又合词荐之,曰今世有用之士也。
书两考,以忧归。
去秋免丧,贫不能到选,乡人交勉之,至今犹未动。
区区谓世之欠人尚多,若斯士使久于沉伏,亦为可惜。
窃闻大卿参谋曾丈将以身建大功名,而又乐与士类共之,非徒曰都督之客也。
傥使希贤得备收拾之数,其必有以自见于稠人间。
非犹某之友也,亦国博门下士也。
胄监,在省闼,皆出奖拔,置之高列,此己丑榜也。
其冬与直翁皆到选,国博时犹未离南剑药局,雪里置酒,某与直翁以旧同官、希贤以新进士同在坐,抵掌极谭当世事,宾主欢甚。
三茅钟声,对面省门开,朝马渐至,乃各散去。
国博犹记之否?
其时所见者希贤场屋之文耳,今更尝忧患,识见日以老,多所槛取,笔力日以进。
至于应用之作,则典丽而有意趣,发越而有议论,亦近日所少也。
若蒙国博赐一语于大卿,与之进而扣击之,傥可以陪后乘,则其遇合者天也。
僭渎清崇,笔与汗俱下。
柳公绰御史中丞810年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六十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
中宪之设。
紏谬惩违。
一引其纲。
百职具举。
非清与直
不称厥官。
谏议大夫柳公绰
忠实有常。
文以词学。
介然端直。
有古之遗风。
顷居台宪
累次郎位。
持平守正。
人颇称之。
擢首谏司。
器望益重。
副相缺位。
中司专席。
惟有守者可以执宪。
惟无私者可以闲邪。
询事审官
尔当是选。
光昭新命。
振起旧章。
宜一乃心。
以扬其职。
御史大夫
山西巡抚巴延三奏报得雨乾隆甲午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三
畿辅晋郊接犬牙,望霖彼此略争差(晋省与直𨽻接壤直𨽻四月下旬五月初旬颇有亢阳之意而晋省则据巴延三奏四月十九二十廿二及五月初五六八等日得雨数次虽未透足然不如直𨽻之渴望也)
优膏逢报先一日(直𨽻省城及各属圴于五月廿四日始得渥澍晋省则廿三日已报优沾连绵两昼夜远近深透较直𨽻又早一日也),多谷收堪祝满车。
运斗(春秋说题辞十五日一犬雨以斗运也)黍田都渥柢,翻犁麦陇重(去声)耕楂。
欣知北省均沾泽,慰以为惭敬益加。
翰林院厅壁记 中唐 · 韦处厚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五
魏晋已后。
复典综机密
政本中书
诏命词训。
皆必由焉。
唐有天下。
因袭前代。
爰自武德
时有密命。
温大雅魏徵李百药岑文本之属视草禁中。
乾封年则刘懿周思茂范履冰之伦秉笔便坐。
自此始号北门学士
皆自外召入。
未列秘署。
元宗开广视听。
搜延俊贤。
始命张说陆坚张九龄徐安贞待诏翰林
厥后锡以学士之称。
盖由德成而上。
与夫术数工艺。
礼有所异也。
逮自至德。
台辅伊说之命。
将坛出车之诏。
霈洽天壤之泽。
导扬顾命之重。
议不及中书矣。
尺牍旁午。
章奏丛至。
指踪中外之略。
谋谟帷幄之秘。
阴阳造化。
嘉猷密勿。
萌制乎将然。
事构乎无形。
皆功归元后。
而德播兴运。
循名迹者。
莫窥其辙。
想风彩者。
孰究其端。
虽然。
臧否无得而称矣。
贞元中由此而居辅弼者十有二。
元和中由此而膺大用者十有六。
近日丞相府不由内庭者。
断国论。
宰法度。
虽有利器长材。
未免缺折掉挠。
建中以来。
简拔尤重。
故必密如孔光
博如延州
文如卿云。
学如向歆。
器如黄颜。
直如史鱼
然后得中第。
士之游心处已景行于六如者。
而又饰之以洁球璋之行。
贯金石之诚。
虽潜声匿迹莫能脱。
汉时始置尚书郎五人。
平天下奏议。
分直建礼
含香握兰。
居锦帐。
太官
则今之翰林
名异而实同也。
时论以为登玉清翔紫霄。
蓬山瀛州而足喻乎。
齐桓公纳厩人编栈之
以为直木傅直。
则曲无由至。
曲木傅曲。
则直无由至。
后之君子。
戴明圣。
协盛时。
推厩人之规。
移于引贤。
使如贯珠骈璧。
则瑕瑜不杂矣。
内给事李常晖内谒者监王士政并掌院事。
延于十年。
与直徇公之议。
聆于朝端。
中书舍人杜元㯋兵部侍郎傅师洎诸学士
皆涉历岁久。
备乎前文者也。
李常晖以北阁旧记。
室别堵殊。
义非贯通。
改于前厅。
佥以为便。
圣上绍复坠典。
留神太古。
处厚因与司勋郎中路隋职参侍读
通籍近署。
纪述之事。
前托沈傅师
沈公以为称善之在已。
不若使其人让。
于处厚无以辞。
时皇帝统临四海之初元也。
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问陆贽作) 唐 · 穆质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四
问。
皇帝若曰。
盖闻上古有道之君。
垂拱无为。
以临四海。
不理而人化。
不劳而事成。
星辰轨道。
风雨时若。
邈乎其不可继。
何施而臻此欤。
三代以来。
制作滋广。
异文质之变。
明利害之乡。
威之以刑。
道之以礼。
敦其俗而弥薄。
防其人而益媮。
岂浇淳必系于时耶。
何圣贤閒生而莫之振也。
朕祗膺累圣之业。
猥居兆人之上。
虔恭刻励。
如恐坠失。
忧济庶务。
夕惕晨兴。
永惟前王之典谟。
是宪是则。
大禹以崇俭。
高宗以求贤。
夏启之征。
作周文之伐。
旌孝悌。
举直言。
养高年。
敦本业。
平均徭赋。
黜陟幽明。
励精孜孜。
勤亦至矣。
然而浮靡不革。
理化不行。
暴乱不惩。
奸犯不息。
五教犹郁。
七臣未臻。
乡党废尚齿之仪。
烝黎无安土之志。
赋入日减而私室愈贫。
廉察日增而吏道愈滥。
意者朕不明欤。
势不可欤。
何古今之事同。
而得失之效异也。
思欲刬革前弊。
创立新规。
施之于事而易从。
考之于文而有据。
备陈本末。
将举而行。
无或惮烦。
略于条对。
自顷阴阳舛候。
祲沴荐兴。
仍岁旱蝗。
稼穑不稔。
上天作孽。
必有由然。
屡为凶灾。
其咎安在。
传曰。
时之不乂。
厥罚恒旸。
又曰。
尧汤水旱。
数之常也。
二者相反。
其谁云从。
今人靡盖藏。
国无廪积。
朕屡延卿士。
询访谟猷。
至乃减冗食之徒。
罢不急之务。
既闻嘉话。
亦已遵行。
而停废之馀。
所费尚广。
欲转输于江徼。
则远不及期。
将搜关中
则扰而无获。
节军食则功臣怀怨。
吏员则多士靡归。
中心浩然。
罔知攸济。
子大夫蕴蓄才器。
通明古今。
副我虚求。
森然就列。
匡朕之寡昧。
拯时之艰灾。
毕志直书。
无有所隐。
对。
臣闻帝王之理殊涂。
而谏诤之道一致。
五谏之要同归。
而直谏之用为急。
今朝廷之不闻直声久矣。
伏惟陛下采唐尧师锡之义。
降禹汤罪已之词。
详延直臣。
博求失政。
自近古以来。
忧劳思理。
未有如此其至者。
且何患乎不得为尧舜而已。
若欲陛下之德。
与天比崇。
欲陛下之名。
与天无极。
斯乃天之意也。
臣之志也。
不然者。
臣当退从作者七人之八耳。
孰为来哉。
制策曰。
上古有道之君。
垂拱无为。
以临四海。
不理而人化。
不劳而事成。
星辰轨道。
风雨时若。
邈乎其不可继。
何施而臻此欤。
三代以来。
制作滋广。
异文质之辨。
明利害之乡。
威之以刑。
道之以礼。
敦其俗而弥薄。
防其人而益媮。
岂浇淳必系于时耶。
将圣贤閒生而莫之振也。
臣闻三皇以道化。
五帝以德化
故曰修已以安百姓。
垂衣而化天下。
天何言哉。
帝何力哉。
无为而已。
遂性而已。
至道既往。
至德寖衰。
而三代之主。
先之以礼义。
故有法度之制。
质文之变。
高其堤防。
崇其刑辟。
不臻大化。
迄可小康。
上古之君。
三代之主。
教道既异。
劳逸自殊。
则知理之盛衰。
皆德所致。
效在德有优劣。
非时有浇淳。
继三代者。
其降杀可知矣。
制策曰。
朕祗膺累圣之业。
猥居兆人之上。
虔恭刻厉。
如恐坠失。
忧济庶务。
夕惕晨兴。
臣闻舜禹日兢。
汤武日业。
皆前代帝王之所以为理。
忧勤之至也。
臣窃闻陛下忧劳大道。
勤绩庶务。
无大无小。
必躬必亲。
靡不关心。
靡不经手。
勤亦至矣。
忧亦至矣。
然神太用则竭。
形太劳则弊。
古人云。
人生处代。
白驹过隙耳。
何忽自若如此。
又陛下一则罪已。
二则罪已。
若然者。
复何用宰相乎。
何用有司乎。
制策曰。
永惟前王之典谟。
是宪是则。
大禹以崇俭。
高宗以求贤。
夏启之征。
作周文之伐。
旌孝弟。
举直言。
养高年。
敦本业。
均平徭赋。
黜陟幽明。
厉精孜孜。
勤亦至矣。
然而浮靡不革。
理化不行。
暴乱不惩。
奸犯不息。
五教犹郁。
七臣未臻。
乡党废尚齿之仪。
蒸黎无安土之志。
赋入日减而私室愈贫。
廉察日增而吏道愈滥。
意者朕不明欤。
势不可欤。
何古今之事同。
而得失之效异也。
思欲刬革前弊。
创立新规。
施之于事而易从。
考之于文而有据。
备陈本末。
将举而行。
臣闻事不师古。
以克永世
匪说攸闻。
陛下追惟前王之典谟。
是稽古之道也。
然陛下师古为理也。
欲何为乎。
为皇乎。
为帝乎。
为王乎。
驱天下之人。
欲令归忠耶。
归敬耶。
归文耶。
汉文帝以清净为宗。
近称刑措。
汉宣帝以刑名律下。
亦谓中兴。
自古以来。
未有不举纲而目正。
澄源而流清者矣。
此亦陛下熟闻之矣。
是宪是则之宜。
更申明之。
使在下者有所趋也。
臣闻大禹称三王首者。
以其卑宫室。
菲饮食。
裕人克已。
俭之至也。
其道堙没。
不嗣久矣。
惟陛下独能师而行之。
苟纶言之可复。
则天下之可化。
所谓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者也。
臣闻自古求贤。
各以类至。
三皇师其臣。
五帝友其臣。
三王臣其臣。
取其师之礼。
黜位而朝之。
取其友之礼。
以身先焉。
取大臣之礼。
以皮币先焉。
陛下欲为皇。
则行事师之礼。
欲为
则行取友之礼。
欲为王。
则行取臣之礼。
自昔哲王。
则有感梦而行。
傅岩惟肖。
则有协卜而出。
渭滨亲载。
则有卑辞以厚礼。
汤命五返于处士
则有可就不可屈。
备独三顾于草庐。
此皆陛下备闻之矣。
臣窃见国家取贤之道。
其礼部吏部
失之远矣。
则制策之举。
最为高科。
以臣言之。
不得无弊。
且陛下弓旌不出。
元纁深藏。
无聘问之先。
有投刺自媒者。
无软轮之礼。
有蹑蹻而来者。
支离于京阙。
会计于有司。
又广张节文。
妄设条格。
禁禦约束。
邻诸盗贼。
防贤之意。
甚于防奸。
崎岖困辱。
旷日永久。
然则一睹天颜。
一承圣问。
臣恐皇王佐略。
不可由此而致也。
今之所得者。
乃臣辈琐琐者耳。
彊名曰贤。
贤者固如是耶。
厚颜包羞。
臣窃自笑。
高宗求贤之意。
似或不然。
此乃国家最弊之务。
伏惟陛下加恩。
重而慎之。
陛下文可经天地。
武可定祸乱。
我武载张。
则河壖亡命之寇。
既以指朝自灭。
文载修。
则淮濒逋逃之丑。
可以不日自来。
道冠古今。
功格上下。
夏启周发。
曾何足云。
陛下旌孝弟。
而孝弟未能化人。
旌之未得其实也。
举直言。
而直言未得上达。
举之不得其人也。
养高年。
则废礼已久。
未有闻焉。
敦本业。
则失农者多。
鲜有劝者。
平均徭税。
而怨嗟日生。
奸赃之吏未去也。
黜陟幽明。
而善恶同贯。
考课之法未精也。
陛下师从俭之遗训。
则浮靡何患不革。
前王之典谟必用。
理化何患不行。
行则暴乱惩。
奸犯息。
然后礼义可浃。
而五教自宣矣。
七臣者。
岂非孝经所谓天子有诤臣七人乎。
今朝廷列官致位。
有以谏为名者。
左右前后。
拾遗补阙。
其数甚众。
不止七人。
使陛下有未臻之叹。
其过将有所归矣。
以陛下养高年之礼著于上。
则乡党不废尚齿之仪。
均徭之法行于吏。
则蒸黎有安土之志。
安土则乐业。
乐业则务本。
务本则兴农。
兴农则家给。
家给则赋不减而人不贫矣。
吏道愈滥者。
吏不精也。
臣窃见吏部
课最者遗其实。
以资历为优。
试材者失其本。
以书判为上。
加以检验滋章。
牍繁揉。
瞆眊淹滞。
吏缘为奸。
事壅于上。
权移于下。
胥徒末品。
得擅官府。
所以财贿公行。
不殊市道。
量职求直。
价若平准
然古则为官择人。
今则为财择官。
反古害今。
其弊如是。
又有通经之目。
试文之科。
不同归于吏部
选之至于此。
廉察日增。
固不及也。
若刬革前弊。
明诏固当疾行。
创立新规。
微臣以为不可。
烈祖之宪章未改。
前王之法度粲然。
德輶如毛。
在克已而已。
何必改作。
然后成功。
因人之欲。
顺天之时
则易从。
行古之道。
得理之中。
则有据。
制策曰。
自顷阴阳舛候。
祲沴荐兴。
仍岁旱蝗。
稼穑不稔。
上天作孽。
必有由然。
屡为凶灾。
其咎安在。
传曰。
时之不乂。
厥罚恒旸。
又曰。
尧汤水旱。
岁之常也。
二者相反。
其谁云从。
人靡盖藏。
国无廪积。
朕屡延卿士。
访谋猷。
至乃减冗食之徒。
罢不急之务。
既闻嘉话。
亦已遵行。
而停废之馀。
所费犹广。
欲转输于江徼。
则远不及期。
将搜关中
则扰而无获。
节军食则功臣怀怨。
吏员则多士靡归。
中心浩然。
罔知攸济。
臣闻旱蝗者。
稽诸洪范。
为言不乂之罚也。
言之不乂。
令之不信也。
言者西方金也。
金失其性。
为木所伤。
木东方少阳。
云阳腾。
所以为旱。
阳既亢极。
气又嚣蒸。
是则介虫为孽。
螽斯为害。
臣见比年旱魃为害已甚矣。
则洪范之徵亦明矣。
无乃陛下诏令不信乎。
抑又闻军旅之后。
必有凶年。
其握兵者。
不本乎仁义。
贪于残戮。
人用愁苦。
怨气积下。
以伤阴阳之和也。
则国家兵先于河北
河北旱蝗随之。
次及河南
河南旱蝗亦随之。
次及关中
关中又蝗旱。
旱既仍岁。
蝗亦比年。
无乃陛下用兵者不详其道也。
臣谨稽古典。
参于历代。
禳除异术。
祈祷多门。
至若贬食省用。
稼穑圭璧。
求邪于幻术。
觊福于释流。
土龙矫首于通衢。
偫巫分袖而鼓舞。
此又从人之欲也。
至若两汉旧仪。
三公当免。
卜式著议。
宏羊可烹。
此又一时之事也。
然俱非救旱之本。
去灾之道。
则有一郡一邑。
一宰一牧。
勤恤人隐。
精达神明。
或以身禳。
或以心祷。
蝗且出境。
旱不为灾。
牧宰之微。
尚或臻此。
况陛下尊为天子。
德为圣人。
神动而天从。
气使而时变。
至诚所感。
何往不通。
臣伏见陛下去年八月二日所下德音。
避正殿而不居。
损常膳而不御。
议狱缓死。
掩骼埋胔。
诏文始书。
害气将究。
诏书始下。
和气自生。
故不旬朝之閒。
凶渠歼殄。
兵革偃息。
甘雨荐降。
氛灾自销。
天之监人也。
明矣速矣。
然则陛下之德。
有以动天。
天且不违。
况于鬼神乎。
若尧汤之灾。
阴阳之数。
此则先儒之言略矣。
小臣不敢传疑。
惟洪范之徵信也。
谨而言之。
陛下鉴之可也。
臣闻尧之水。
汤之旱。
而国无捐瘠者。
蓄积多而备先具也。
今国家或时不雨。
一岁不登。
尧汤比之悬矣。
人至困竭。
国为空虚者。
备之不早。
顷所以赋敛无极。
怨讟日盈。
权须诡求。
朝令夕具。
岂不以兵食乎。
今蒲同劳师既还。
关辅生人才息。
不急军食。
不烦军须。
则搜关中
重扰未可。
转输江徼。
虽远可期。
关兵食以廪储。
虽节食犹虑费用者多。
功臣何因而怀怨。
择贤才以实官。
虽省员犹虑旷职者众。
则多士何忧而靡归。
臣闻方内之理乱。
君上之所执。
上有所执。
则下有所守。
臣窃观国理。
似或不然。
无可久之图。
无常备之制。
用无本末。
举无条纲。
任运而行。
应急而化。
若虚舟之触。
用济江河。
如乱丝之棼。
望成纶綍。
所以遇运则福至。
遇厄则祸生。
遇岁恶则劳。
遇岁丰则逸。
坐迎天命。
不关人谋。
圣心浩然。
罔知攸济者。
乃彝伦不叙之故。
制策曰。
子大夫蕴蓄才器。
通明古今。
副我虚求。
森然就列。
匡朕之寡昧。
拯时之艰灾。
毕志直书。
无有所隐。
此乃陛下厚礼众君子之意。
微臣曷足以当之。
若臣者。
生为唐人。
马牛之齿。
甫以壮矣。
道不得行。
身不得遂。
陋矣贱矣。
与蝼蚁何异。
然诗书天人之际。
皇王经纬之道。
三坟六经。
九流百氏。
前人沿革之要。
历代兴亡所由。
既尝经之于心。
颇亦备之于学。
虽未之究。
可略而言。
至若时政之损益。
任贤之得失。
刑辟之有轻有重。
生人之或利或病。
臣又耳或有所妄闻。
身远与寡。
莫为之先。
且无因至陛下言之尔。
皇天后土。
宗庙社稷。
实宜知臣之心。
每用愤发悃款。
隐忧愊臆。
激于肝血。
藏于骨髓。
思有以一陈之久矣。
蒙陛下开天地之德。
降雷雨之施。
深诏执事
旁延郡国。
俾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举。
臣也幸。
苟有志。
人乃举之。
此亦上天降祐皇唐。
使陛下锡臣此便。
得有路索言之于上也。
若贤与良。
则臣岂敢。
惟谏与直
或有可观。
言不直。
谏不极。
是微臣不忠之罪。
孤陛下虚听之德也。
至如忌讳挟诛。
诽谤附律。
脯醢淫戮。
鼎镬滥刑。
此乃昏主暴君亡国之具。
亦陛下之所明知。
故臣不复有虞于圣朝耳。
是故竭虑极愚。
指陈其切。
是耶纳而行之。
非也容而宥之。
所谓言之无罪。
闻之者足以戒也。
谨对。
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并序,此后江陵时作)810年 中唐 · 元稹
五言排律 押支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
玄元氏之下元日,会予家居至,枉乐天代书诗一百韵。鸿洞卓荦,令人兴起心情。且置别书,美予前和七章,章次用本韵,韵同意殊,谓为工巧。前古韵耳,不足难之;今复次排百韵,以答怀思之贶云。
引用典故:戴逵 穿杨箭 鱼鲁 情会招车胤 马融帐 城社有狐 透颖锥 作牛后 子房
昔岁俱充赋,同年遇有司。
八人称迥拔,两郡滥相知(同年八人,乐天拔萃登科,予平判入等)
逸骥初翻步,鞲鹰脱羁
远途忧地窄,高视觉天卑。
并入红兰署,偏亲白玉规
近朱怜冉冉,伐木愿偲偲。
鱼鲁非难识,铅黄自懒持。
心轻马融,谋夺子房帷。
秀发幽岩电,清澄隘岸陂。
九霄排直上,万里整前期。
勇赠栖鸾句,惭当古井诗(予赠乐天诗云:皎彼鸾凤姿。乐天赠予诗云:无波古井水)
多闻全受益,择善颇相师。
脱俗殊常调,潜工大有为。
还醇凭酎酒,运智托围棋。
情会招车胤,闲行戴逵
僧餐月灯阁,醵宴劫灰池(予与乐天杓直、拒非辈,多于月灯阁閒游,又尝与秘省同官醵宴昆明池
胜概争先到,篇章竞出奇。
输赢论破的,点窜肯容丝。
山岫当街翠,墙花拂面枝(昔予赋诗云:为见墙头拂面花。时唯乐天知此)
莺声爱娇小燕翼玩逶迤。
辔为逢车缓,鞭缘趁伴施。
密携长上乐,偷宿静坊姬。
僻性慵朝起,新晴助晚嬉。
相欢常满目,别处鲜开眉。
翰墨题名尽,光阴听话移乐天每与予游从,无不书名屋壁。又尝于新昌宅,说一枝花话,自寅至巳,犹未毕词也)
绿袍因醉典,乌帽逆风遗。
暗插轻筹箸,仍提小屈卮(予有𥱊箕草筹箸小盏酒胡之辈,当时尝在书囊,以供饮备)
本弦才一举,下口已三迟。
逃席冲门出,归倡借(去声)马骑。
狂歌繁节乱,醉舞半衫垂。
散漫纷长薄,邀遮守隘岐。
几遭朝士笑,兼任巷童随。
苟务形骸达,浑将性命推。
何曾爱官序,不省计家资。
忽悟成虚掷,翻然叹未宜。
使回耽乐事,坚赴策贤时。
寝食都忘倦,园庐遂绝窥。
劳神甘戚戚,攻短过孜孜。
叶怯穿,囊藏透颖锥
超遥望云雨,摆落占泉坻
略削荒凉苑,搜求激直词。
那能作牛后,更拟助洪基(旧说:制策皆以恶讦取容为美。予与乐天,指病危言,不顾成败,意在决求高等。初就业时,今裴相公戒予,慎勿以策苑为美,予深佩其言。然而怪其多大拟取,有可取。遂切求潜览,功及累月,无所获。先是穆员卢景亮同年应制,俱以词直见黜。予求获其策,皆手自写之,置在筐箧。乐天、损之辈,常诅予箧中有不第之祥,而又哂予决求高第之僭也)
唱第听鸡集,趋朝忘马疲
内人舆御案,朝景丽神旗。
首被呼名姓,多惭冠等衰。
千官容眷盼,五色照离披。
鹓侣从兹洽,鸥情转自縻。
分张殊品命,中外却驱驰。
出入称金籍,东西侍碧墀
斗班云汹涌,开扇雉参差。
切愧寻常质,亲瞻咫尺姿
日轮光照耀,龙服瑞葳蕤。
誓欲通愚謇,生憎效喔咿。
佞存真妾妇,谏死是男儿。
便殿承偏召,权臣惧挠私。
庙堂虽稷契,城社有狐狸。
似锦言应巧,如弦数易欺。
敢嗟身暂黜,所恨政无毗(予元和元年拾遗八十三日,延英对,九月十三贬授河南
谬辱良由此,升腾亦在斯。
再令陪宪禁,依旧履阽危。
使蜀常绵远,分台更崄巇。
匿奸劳发掘,破党恶持疑。
斧刃迎皆碎,盘牙老未萎。
乍能还帝笏,讵忍折(音浙)吾支。
虎尾元来险,圭文却类疵。
浮荣齐壤芥,闲气咏江蓠。
阙下殷勤拜,樽前啸傲辞。
飘沈委蓬梗,忠信敌蛮夷。
戏诮青云驿,讥题皓发祠(予途中作青云驿诗,病其云泥一致,作四皓诗,讥其出处不常)
贪过谷隐寺,留读岘山(寺在亭侧)
草没章台阯,堤横楚泽湄。
野莲陇,亚柳压城陴
遇物伤凋换,登楼思漫瀰。
金攒嫩橙子,瑿泛远鸬鹚。
仰竹藤缠屋,苫茆补篱(南人以大为瓦,用为篱也)
面梨通蒂朽,火米带芒炊(面梨软烂无味,火米粗粝不精)
苇笋针筒束,鳊鱼箭羽鬐。
芋羹真底可,鲈鲙漫劳思。
北渚销魂望,南风著骨吹。
度梅衣色渍,食稗马蹄羸(南方衣服,经夏谓之度,颜色尽黦,马食菰蒋,盖北地稊稗之属)
院榷和泥碱,官酤小曲醨。
讹音烦缴绕,轻(去声)俗丑威仪。
树罕贞心,畦丰卫足
坳洼饶尰矮,游惰压庸缁。
病赛乌称鬼,巫占瓦代龟(南人染病,竞赛乌鬼,楚巫列肆,悉卖瓦卜)
连阴蛙张王,瘴疟雪治医(雨中井作蛙池,终冬往往无雪)
我正穷于是,君宁念及兹。
一篇从日下,双鲤送天涯。
坐捧迷前席,行吟忘结綦。
匡床铺错绣,几案踊灵芝
形影同初合,参商喻此离。
扇因弃置,镜异月盈亏。
壮志诚难夺,良辰岂复追。
宁牛终夜永,潘鬓去年衰(予今年始三十二,去岁已生白发)
溟渤深那测,穹苍意在谁。
驭方轻騕袅,车肯重辛夷
卧辙希濡沫,低颜受颔颐。
世情焉足怪,自省固堪悲。
溷鼠虚求洁,笼禽方讶饥。
犹胜忆黄犬,幸得早图之。
张方平庆历八年八月 北宋 · 何郯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二、《续资治通炮长编》卷一六五、《宋代蜀文辑存》卷六
方平顷为中丞,当纠正官邪,猥与仪交私,皏市女仆,未尝与直
而女仆随身衣装,自直百千,皆仪所办,虽契约有三十千之数,而仪实未尝领,含污情状,岂不晓然?
今虽落职,独以谏议大夫滁州,于方平何损?
方平资性癚回,附下罔上,其名又已著闻,不宜更为两省要官。
欲乞改授一闲慢官,斥之远方,免污清近。
补乐府十篇 其八 有虞氏之乐歌(三(疑当作二)章章四句) 宋 · 曹勋
草木繁芜兮阴雨膏之,百谷丰衍兮寒暑成之。
万物护理兮元凯驯之,顾否德之弗类兮敢不允躬以承之。
庶揖让以敉宁(四库本作救争)兮传诸罔极,世不乏圣兮惟皇与直
帝尧之至公兮,终维斗之不忒。
诫约官吏诏靖康元年四月六日 北宋 · 宋钦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一七、《靖康要录》卷五
朕承祖宗之休烈,嗣守历服,夙夜兴寐,弭躬节事,日再御朝,深访元元之疾苦,务使安之,而闻四方郡县吏奸故习,叨懫弗革,朕甚悼焉!
顷缘捍寇,俾招战士。
荆湖间至居民等第雇募,财匮力屈,军食调发,固已骚动,而京西漕臣驱民陆运,牛车担负,老壮道毙。
今若此类则云少间,然而贪吏盗攘,苛吏掊克,种种如故,租税拆科,至增数倍,供亿和市,或勿与直
吏治之悖缪如此,而欲望王泽究宣,邦本安阜,其道甚艰。
朕方诏辅臣择清名吏,出案此属,使重置于法。
故先播告监司守令,庶几承风,遵畏简书,自求新益,以称朕意,毋忽。
奏请赦书事节 其一 一事、请减定刺配刑名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六
伏以祖宗谟训,以仁厚宽大为治本,其于刑罚,尤所钦恤。
凡大辟之情法轻重,小可矜者,累圣加恩,俾谳于有司,率附宽比。
景祐中,尝因赦文,著为减定刺配敕,以省报复之烦。
今庆历编敕中配隶条目,比前敕益多。
罪有等差,故配有远近,械锢递送,相望道路,荆湖岭峡,尤聚奸慝。
比者蛮寇猖獗,亦闻此辈类多从恶。
若无釐革,配隶不已,诚恐远地寖成渊薮,乘间扇动,助成厉阶。
幸因赦书,乞令诸路提点刑狱转运使与逐州军长吏,各据配到人元送犯由,详加拣别,所犯情理稍轻者与直移就本贯。
人情安土,必差自顾惜,流离咨怨,为念必轻。
其编敕及续降敕诸刺配条,乞别差官重行详定,议从减除。
则刑本少清,民心胥悦,非惟示仁政之大体,抑以消远方之衅兆也。
感寓 其七十九 明 · 朱诚泳
 押真韵
古道日以远,人情日以新。
逢迎以为悦,举世多谀臣。
比干蹈虎尾,龙逢批龙鳞。
二公既以死,千古难其人。
谀臣不足道,直士宜见珍。
吁嗟谀与直,举错在君身。
李季修(一)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二八、《南轩集》卷二七
某别来无日不念,辱近问为慰。
垂示《浩气集传》,足见留意,亦一再观矣。
大抵论学之难,如此等要切处,须涵泳体认,持之以久,方能通达。
若只以己意悬断,则失之远矣。
如苏与秦之说,辩则辩矣,然只是以聪明揣量,非讲学之道也。
且是未识心之所以为心,既未识心,则所谓浩然之气者安所本哉?
本源既差,则其立言何适而非病?
纵使时有一二语摸度近是,亦非是也。
后生顾岂当议前辈
然讲学不可不精于决择,虽毫发亦不容放过,况本源初未是者哉?
今当本孟子之意,而参以程子之说。
孟子以集义为程子居敬为先,皆其深造自得者然也。
学者于是二者朝夕勉焉,循循不已,则所谓浩然之气者,浅深当自知之。
若不于此下工,遽欲想象,强气体使之充,正是助长之甚者,其为害反大矣。
以直养之说,要将直来养气,便是私意,有害于养,故孟子只说养而无害,不是将一物养一物也,与涵养以敬自大不同。
敬便是养也,敬者心之道,所以生生也,与直字义异,须细味之。
所问《大学》正心之道,克己所以治怒,明理所以治惧,程子固尝言之。
至于忧患好乐,所以治之者亦不越乎此。
盖克己所以治好乐,而明理所以治忧患也。
大抵用工处,克己、明理二端而已(如前所云,居敬则克己在其中,集义则明理在其中,亦是二端也。)
汪玉山所谓《二程语录》,尝因探讨一事,即为刊正数处,此论亦未然。
盖在己若见未到,看先生说话未出,却便据己见刊正,岂不为害?
要须平心易气,深潜默体,于其疑则与师友讲论问辩焉可也。
《诸葛忠武传》录呈,有当删正及当增益者,不惜示及。
家亦有集,但殊不类诸葛公语,当非本书。
王子思所编似太草草,某中间所载公之语云「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乃得之《贞观政要》中,不知向前别曾有处载此否?
刘子澄亦得书。
仲信令兄必归侍旁,烦为致意。
某见吾友下问之诚,据鄙怀不敢有隐切,不必示它人也。
寒甚,呵笔奉此,更惟自爱。
七哀诗 其五 郑侍御为光 清 · 彭孙遹
 押职韵 出处:松桂堂全集卷四十二
侍御人中豪,意气凌八极。
身名两俱泰,才地迥难即。
服官仅期月,慷慨思尽职。
蒿目上封事,矢志除蟊贼。
宽尔桑梓忧,纾此东南力。
夙昔广陵江,送子游京国。
揽辔志澄清,立朝戒容默。
虚怀受尽言,不病狂与直
大节郁未伸,沉疴亦已亟。
叹息此人往,西台黯无色。